在中國西北版圖上有一條狹長的走廊,它南倚祁連山,北臨戈壁沙漠,這就是位于甘肅境內的河西走廊。1936年冬到1937年春,由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21800人的西路軍,經歷了大大小小70多次戰斗之后,只剩下400余人最后到達了新疆,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為深入推動黨史學習活動,近日,工行張掖分行張掖分行100多名黨員干部,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一同見證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征戰河西這段悲壯的歷史,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性念,熔鑄紅色血液,凝聚干事熱情,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植根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的中國工商銀行張掖分行繼承西路軍革命精神、奮斗精神,發揮紅色足跡文化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廣大員工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
201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時講話強調:“我心里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他們展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斗精神,體現了紅軍精神、長征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片紅土地上,有著許多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為革命捐軀的紅色故事。習總書記的講話,激勵著張掖分行全體干部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托,發揮了黨的戰斗堡壘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汲取紅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精神力量,不斷營造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凝心聚力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當日,參加活動的黨員們列隊來到紅西路軍烈士紀念碑向革命英烈敬獻花籃,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并舉行了黨性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張掖分行行長趙炳文要求全行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他說:要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和無私奉獻精神,牢記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繼承先烈遺志,牢記初心使命,積極為黨工作,爭創一流業績,以崇高的精神、扎實的作風踐行一名黨員的諾言,把浸染烈士鮮血的張掖大地建設得更加美好。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隨后,大家參觀了西路軍紀念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實物仿佛將大家帶回了血與火的戰場,深深被先烈們浴血奮戰、抗爭到底的革命精神所感動。大家紛紛表示要在新時代,繼承和發揚西路軍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服務至上的宗旨,為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的高臺支行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以文化激發活力,使黨建工作成為經營發展的“紅色引擎”,把營業網點作為弘揚和傳承西路軍精神的宣傳陣地, 把西路軍紅色基因融入營業網點中,融入業務發展經營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每逢清明時節,員工來到西路軍烈士陵墓前緬懷先烈,讓革命精神與優良傳統得以更好的傳承。
該行還擔當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使命,助力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助學捐資等。先后投入資金修建扶貧村文化廣場,扶持教育事業,支持紅色文化項目,與西路軍紀念館簽訂紅色文化合作協議,助推高臺老城復原項目與《血戰高臺》影視作品和《董振堂傳》等文藝作品,弘揚了紅色文化,推動了業務的全面發展,被甘肅省分行評為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漫漫歷史雖已遠去,革命創舉永載丹青。工商銀行張掖分行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西路軍歷史傳承好、發揚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干好工作,崗位建功,爭作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排頭兵,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張嘉怡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