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利用外資總額居全國第十三位,增幅居全國第三位。其中,長沙實際利用外資20.07億美元,占全省總量的83.1%。長沙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利用外資規模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創歷史新高,為湖南在全國爭先進位作出突出貢獻。
數字中見速度,數字中看變化。亮眼的成績單中,長沙引資“磁力”吸引了誰?利用外資質量提高了嗎?還有哪些潛力可挖掘?
規模更大 世界500強紛至沓來
位于長沙高新區的巴斯夫杉杉能源長沙基地,二期9萬平方米的鋰電池三元材料數字化車間正在加緊建設。項目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預計今年8月達產,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德國巴斯夫是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供應商之一,位列世界500強。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國內正極材料行業龍頭企業。2021年9月,巴斯夫與杉杉能源強強聯手,成立中德合資企業——巴斯夫杉杉。這是全球正極材料領先技術與規?;a的雙贏結合,為長沙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位于長沙經開區的湖南道依茨生產的新一代D09發動機,在同工況下可實現節油8%以上,堪稱“省油標桿”。記者 王志偉 通訊員 曾詩怡 攝影報道
2021年,像巴斯夫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在全球經濟深陷新冠疫情泥淖的大背景下,長沙成為跨國投資“強磁場”,實際利用外資20.07億美元,同比增長88.0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7.9、15.8個百分點;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78家;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中國十佳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
結構更優 助力長沙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10日,湖南道依茨于湖南長沙三一產業園21號廠房舉行了新一代D09發動機下線儀式。該產品采用博格華納全新一代增壓器,在同工況下可實現節油8%以上,堪稱“省油標桿”;廣汽三菱研發中心項目正加緊推進,項目建成后,廣汽三菱將開創本土化研發新階段。
近年來,長沙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外資成為長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市1164家外商投資企業中,產生研發投入支出的企業147家,設立研發中心17個,獲批境內外專利5672個,全年全市外資企業投入研發資金82.3億元,增強了長沙科技創新驅動能力。
市場主體越來越多——2021年,長沙新設外資企業282家,同比增長34.9%。全市續存的1164家外資企業,第二、第三產業占比為22.7%和76.2%。
引資結構越來越優——得益于服務業擴大開放力度加大、行業準入門檻不斷降低,長沙服務業引資潛力大大激發。76.2%的外資企業從事現代服務業。2021年,長沙國金中心引入柏悅酒店,這是該國際品牌首次亮相華中。
引資形式越來越豐富——2021年,外資龍頭企業通過增資擴股、股權并購、利潤轉投、返程投資等多種形式投資長沙。巴斯夫、廣汽菲克、九龍倉、興盛優選、到家悠享、達運物流、華潤萬象城、永旺夢樂城、文和友總部等項目實際到資均超過5000萬美元。
合作“朋友圈”越來越大——共有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長沙投資,其中香港地區495家,占全市外資企業總量的42.5%。
“磁力”更強 推動高附加值產業集聚
實際利用外資交出漂亮成績單,是長沙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結果,也是營商環境改善、投資機會增多、政策預期強化的結果。
“磁力”來自巨大的消費市場——2021年12月底,意大利百年咖啡品牌——拉瓦薩長沙首店在橘子洲亮相。這是該品牌繼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深圳后開設的國內第六個城市首店,既是湖南首店,也是華中首店。 “長沙消費”已成為城市新名片,預計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100億元。
“磁力”來自產業基石夯實——2021年,日本三井物產投資入股隆平高科旗下的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長沙正在奮力打造“中國種業硅谷”,合作將有利于雙方實現種質資源、育種經驗與技術及銷售平臺共享。
“磁力”來自營商環境優化——巴斯夫杉杉有關負責人介紹,受益于長沙電力交易政策,2021年公司的清潔能源使用占比超過了85%;得益于長沙人才政策真金白銀的支持,公司引進了20多名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人才,研發團隊的規模和實力行業領先。
長沙對外資持續的吸引力來自不斷擴大開放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2021年,長沙主動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修訂出臺“穩外資”16條政策,全年鋪排近50個重點外資在談、在建項目,區縣、園區建立外資工作專班,積極協調解決外資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外資企業不僅帶來了資金和項目,也帶來了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管理、全球市場體系,促進了長沙產業升級,加速了企業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外資企業年利潤總額達222.4億元,納稅總額126.9億元,吸納就業20.2萬人。
新的一年,長沙如何進一步“穩外資”?
“經濟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2022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將對標先進城市,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質量、突出引資平臺承載作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附加值產業集聚,力爭招商引資規模穩中求進求突破。
責任編輯:樊銳祥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