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展廳推出定時主題講解,為觀眾帶來沉浸式互動體驗;臨展區碳達峰碳中和專題展覽,告訴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減排;“匠心課堂”為喜迎冬奧,專門設計主題課程……在春節后恢復開館的省科技館,系列科普活動受到小朋友們的熱烈追捧。
為落實好剛剛出臺的《遼寧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各有關部門不僅著手將綱要有關任務納入本部門本系統工作規劃和計劃,全省各地各科普場館、科普基地更是立刻行動起來,在寒假期間為學生們準備了豐富的科普活動和免費的科普課程,引導大家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能。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省制定的科學素質綱要,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5%,到2035年要達到25%。同時,綱要還提出到2035年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科普服務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基本完善、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等發展目標。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大幅提升。最新統計顯示,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從2010年的3.8%提高到2020年的10.41%。
我省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在取得顯著進步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全省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不平衡,城鄉、區域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存在差異,基層科普能力不均衡;科學精神弘揚不夠,科學理性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科技資源科普化程度有待提高;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等。
為進一步提高我省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綱要面向青少年、產業工人、農民、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五類群體,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實施5項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推動公民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科學生活方式,提高勞動、生產、創新創造技能。
其中,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重在把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青少年教育全鏈條,關注青少年科學興趣、科學夢想、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養成,培育學生崇尚科學和勇于創新的價值觀。
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在企業、高校開展創新方法培訓,提升企業人員和高校師生創新創業技能。構建學歷教育、技能提升、就業培訓相統一的產業工人職業教育發展體系。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大力開展農村科技宣傳,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認識,提高科學決策能力,樹立科學執政理念,增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本領。
抓好科學素質建設,離不開多層次高質量、多樣態高效能的科普生態。為建設好這樣一個生態,我省將在“十四五”時期實施4項重點工程,即產業科普助力工程、公眾科學傳播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責任編輯:樊銳祥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