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辦好高質量教育。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新增學位3.3萬個。鞏固“雙減”成果,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內容,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快市、區兩級勞動教育基地建設,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強化“品牌高中”建設,增加市內六區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加快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深化“1+X”證書制度和現代學徒制試點,促進產教城深度融合。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持續推動49個跨學校、跨學院、跨學科特色學科群建設。
強力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建設
新增3.3萬個義務教育學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本市將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新增學位3.3萬個。近日,列席市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的市教委主任荊洪陽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今年本市將繼續新建、改擴建一批義務教育學校,加快義務教育學位資源建設,確保完成3.3萬個學位建設任務。
荊洪陽說,從2020年起,本市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2020年新增了義務教育學位4.3萬個,2021年新增了義務教育學位5.9萬個,今年繼續將義務教育資源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強力推進。市教委將抓實抓牢項目管理,通過建立工作臺賬和月報制度,提升項目管理精細化程度,組織各區挖掘資源、籌措資金,積極會同財政部門對各區擴大中小學義務教育資源項目及時撥付獎補資金,為各區義務教育資源建設工作提供市級資金支持。目前,市教委積極推動項目開復工。其中4個項目已進入竣工驗收階段,可提供4000個義務教育學位,實現今年一季度開門紅。
同時,今年本市推進C級校舍提升改造、生均體育場館面積達標、瀝青水泥類硬化體育運動場地改造、教學儀器配置等工作。推動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若干措施,深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實施“品牌高中”建設工程,重點培育30所“品牌高中建設項目培育學校”,引領全市普通高中高品質、多樣化特色發展。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專項行動,建設一批學生發展指導實驗校。實施青少年科技創新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推動高等院校與普通高中聯合開展學生創新素養培育實驗。結合學齡人口變化,啟動實施普通高中資源建設工程,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增加市內六區普通高中學位供給。
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能力
加強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促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近日,出席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天津市政協委員、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李翠松接受采訪時介紹,“雙減”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持續發展,而“雙減”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更需要家長轉變觀念。針對家庭端缺位的問題,主管部門應加強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促進。
李翠松說,學校、家庭在教育理念、教育環境上的差異,教師和父母在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質上的差異,使部分青少年兒童的道德品質、學習意識、行為習慣等不能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同時,父母的教育主體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成為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不利因素,需要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解決家庭教育短視化的不良傾向,從片面追求學習成績轉變到關心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上來。
有什么好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李翠松提出了多個建議。“廣泛宣傳《家庭教育促進法》,社會各部門都要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李翠松說,同時,構建課程體系,辦好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各級家長學校的教育陣地作用,按照學生成長特點,借鑒成熟的家庭教育經驗,依托家庭教育專業機構規劃設置課程標準、課程內容和課時計劃,為不同階段的家長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培訓。構建多元家庭教育支持體系,建議借力社區服務,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提供網格化家庭教育指導,開展親子增能活動。在企業中構建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每周固定“親子時光”,鼓勵員工多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此外,建議學校構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發揮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獨特功能以及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市人大代表于曦——
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實落地
出席市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河東區教育局副局長于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報告對2022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目標和要求,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實落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1年河東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525個,2022年將繼續新增義務教育學位2700個、學前教育學位720個,4所新建配套小學、2所幼兒園投入使用,可以圓滿完成三年行動方案的任務。”于曦介紹,今年我們將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升課后服務水平,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行為;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引領作用,將七中、實驗小學等品牌和師資引入河東海河創新發展帶;加快建設5個特色學區;深化集團化辦學,引進優質高校資源,通過合作辦學、科研教研、教師培訓等多種途徑,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雙減’不僅僅是減掉作業、關掉輔導班那么簡單,要考慮‘雙減’之后做什么,根本目的還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于曦表示,我們的學校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級分層設置課后服務“項目清單”,供學生自愿選擇參加,滿足學生需求,在學業輔導上既要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輔導答疑,也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拓寬提供參與課后服務師資的渠道,聘請高校優秀學生、學生家長、體育教練、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學生提供精彩課程,豐富課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增加校內室外活動時間和內容,將國家要求的陽光體育一小時增加為在校陽光體育一個半小時,讓孩子們跑起來、動起來,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
市政協委員葉樺——
深化新時代天津職業教育標桿建設
天津被教育部確立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標桿,今年,如何繼續保持天津在全國職業教育中的領先勢頭,深化產教城融合,助力城市軟實力提升,推進職業教育立足天津、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近日,出席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市政協委員、民建市委會經濟專門委員會副主任葉樺從人才需求發布、深化校企合作、增強教師水平、提升社會職教觀念等四個部分提出建議。
“建議引導學校加大改革力度,淘汰就業前景差、市場需求萎縮、與行業發展趨勢不符的專業,建立天津市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預測與發布機制,了解各地區發展重點產業布局,針對性提供職業教育,便于對職業院校專業調整和招生規模的引導,培養緊缺型人才,使職業教育能夠支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與新型戰略性產業的發展需求。”葉樺表示,還要讓天津職業教育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同步發展,并破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難題,強化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政策制定,讓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在政策制定中更有話語權,出臺更加具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深化校企合作,培育適用人才,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葉樺看來,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教師實踐教學能力要提升,更要有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才能更好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應加快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制度,并改革現行的職業教師資格考試制度,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此外,她還建議,提升社會職業教育觀念,在天津探索中小學職教啟蒙和以專項技能培養為主的特色綜合高中,提高職業技能人員的待遇和地位,讓職業教育法律和政策進一步健全完善等。
責任編輯:樊銳祥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