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湖南+”科特迪瓦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湖南將以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科特迪瓦湖南工業園等三個項目建設為契機,探索中科合作新模式,描繪湖南與科特迪瓦合作新藍圖,為中非經貿合作提供新樣板。
圖為“湖南+”科特迪瓦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中非經貿合作,湖南勢頭正旺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這兩個國家級、國際性、常態化的對非經貿合作平臺落戶湖南,形成了湖南深入推進中非經貿合作的獨特優勢。
目前,湖南對非經貿形成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取得實質性進展,岳陽、邵陽、瀏陽等對非經貿產業園加快建設。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掛牌運行,中非經貿合作研究會、職業教育產教聯盟成立,中非駐地服務中心落地8個非洲國家,對非本幣結算貿易試點取得突破。2021年,湖南實現對非進出口額403.91億元,增長38.5%。
據介紹,此次參與簽約的科特迪瓦目前是非洲貨幣聯盟國家中的第一大經濟體,有著豐富的農業初級產品。2021年,湖南與科特迪瓦進出口額3.91億元,同比增長66.9%;湖南對科特迪瓦承包工程營業額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45.7%。在共進友誼的同時,湖南與科特迪瓦經貿合作也日益緊密,進出口貿易迅速增長,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積極對接供需,共謀發展
據統計,2021年我國玉米、棉花、棕櫚油、大豆進口量較2016年分別增長794%、139%、47%、15%,增長幅度較大;科特迪瓦的農產品年產量大,其中,天然橡膠年產量超100萬噸、棕櫚籽年產量約60萬噸,籽棉年產量約55萬噸。
科特迪瓦駐華大使多索·阿達馬在簽約儀式上介紹,科特迪瓦在制定工業政策方面,注重加強產品生產和加工之間的連接,重視增加產品附加值和就業崗位。
而正是科特迪瓦的農業優勢、政策導向,吸引了湖南的目光。在湖南省政府代表團、相關企業多次對科特迪瓦進行考察訪問后,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最終促成簽約。
據悉,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5個農產品工廠,其中境外11個初級加工工廠,境內4個精加工工廠。項目預估總造價約3.91億美元。
該項目計劃于2022年3月至6月陸續開工建設,2023年8月前所有加工廠完工并實現投產??铺氐贤咿r產品加工廠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生產能力達到40萬噸橡膠、30萬噸棕櫚油、20萬噸籽棉的初級產品。
探索合作新模式,實現共贏
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在促進當地就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科特迪瓦工業化發展等方面發力外,還是一次貿易模式的積極探索。
“科特迪瓦農產品加工廠項目,是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貿易聯動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創新。”湖南建工集團董事長蔡典維介紹。
蔡典維表示,湖南建工集團將在科特迪瓦開展非資源性產品初級加工產業的投資建設、生產經營、進出口貿易等活動,爭取成為可復制、可借鑒的對非合作典范。同時,積極關注非洲貿易需求與湖南貿易輸出能力,為推動湘非雙邊貿易合作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項目參與方,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際華三五一七橡膠制品有限公司、岳陽觀盛及美蘭集團4家企業,以積極探索易貨貿易模式為方向,將產業投資、農產品貿易、工程建設相結合,推動農業產品和建筑產品的置換。該模式不僅契合“施工”和“貿易”聯動發展的新理念,還為對外承包企業“走出去”難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表示,真誠希望湖南與科特迪瓦繼續深化農機、醫藥、石油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為新時代深化中非合作、鞏固中非友誼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朱希杰
網友評論